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【信披】查看更多考评等级

 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
  来源:证券之星

  2025年以来,福建省属券商华福证券的合规漏洞与资产风险不断浮现。11月14日,厦门证监局因华福证券在江平生物2021-2022年两次定向发行中未履行勤勉尽责义务、未察觉发行文件虚假记载,对其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,这已是公司半年内第三份监管罚单。

  证券之星注意到,在此前5月份,上交所、上海证监局已分别就其债券项目尽调缺陷、分支机构变更违规开出警示。而年内曝出的华福证券代销的映雪资本“映雪福牛1号”私募产品“暴雷”事件,因实际投向高风险债、未按约通知赎回,导致近百名投资者亏损。

  股票投资方面,受子公司华福资本重仓股股价持续下跌影响,投资规模与盈利水平承压。从投行业务的风控漏洞,到代销产品的暴雷风波,再到自营投资的集中风险,华福证券暴露的问题不仅是个案失误,更折射出中小券商在行业竞争中“规模优先、风控后置”的生存困境。

  01. 年内遭警示函“连击”,投行业务屡踩红线

  11月14日,厦门证监局的一纸警示函,将华福证券投行业务的合规漏洞再次推向公众视野。根据监管文件,华福证券作为江平生物2021-2022年两次定向发行的主办券商,未充分履行勤勉尽责义务,不仅未察觉发行说明书中的虚假记载,其出具的推荐文件、核查意见也无法保证真实性与准确性。

  而江平生物此前已因财务造假被监管合计罚款1260万元,华福证券的“失察”,直接将自身卷入了这场违规发行的漩涡,相关行为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。

  这并非华福证券2025年首次因投行业务违规被罚。就在今年5月,上交所已对华福证券出具书面警示函,原因是其在某发行人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的挂牌申请中,尽职调查程序存在明显缺陷,质控、内核部门均未有效履行审核职责。

  而就在同一月,上海证监局也对华福证券上海自营分公司开出罚单:该分公司负责人完成工商变更后7天内,未按规定申请换领《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》,违反了分支机构变更的报备要求。

  短短半年内,华福证券连收三份监管警示函,覆盖投行、分支机构管理两大核心领域,暴露出其合规体系的系统性松弛。

  事实上,这并非华福证券首次在投行业务中“踩雷”,往前追溯至2023年,其作为保荐机构的某创业板IPO项目,因招股书信息披露不实被深交所问询;2024年,又因债券承销文件存在重大遗漏被交易商协会通报批评。

  合规失守的直接后果,是业务资质的潜在受限。根据《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》,监管处罚会直接影响券商的分类评级,而评级结果又与业务范围、保证金比例等挂钩。华福证券2023 年的分类评级为BBB级,如果2025年全年多次违规而影响年度评级,其投行业务的承销额度、自营业务的风险资本准备或将将受到制约。

  02. 私募代销暴雷,重仓股表现不佳牵动盈利水平

  监管处罚“合规之痛”,那么资产端的双重风险,则是华福证券2025年遇到的更大挑战。2025年2-3月,华福证券代销的映雪资本“映雪福牛1号”私募产品暴雷事件,被腾讯新闻、蓝鲸新闻等多家媒体深度曝光。

  3月25日,消费财经日报更是发布了一篇题为《百万投资亏成0元 华福证券代销私募“暴雷”遭投资者拷问》的报道引发市场关注,根据投资者披露的信息,该产品在销售阶段被华福证券标注为R2低风险产品,宣传“主要投向AAA/AA级优质债券,年化收益5.5%且每月付息”,但实际持仓却是时代中国、融创等暴雷房企的B级/ AA-级高风险地产债,其中甚至包含2020年已实质性违约的华晨汽车债券。

  截至2024年4月清算时,该产品净值仅为0.3522,近百名投资者平均亏损63%,最高损失达72%,有投资者150万元本金仅剩约45万元。

  更引发争议的是,华福证券在基金合同明确约定,当净值连续3个工作日低于0.985元时,管理人需设置临时开放日并通知投资者赎回,但2020年9-10月该产品净值跌至0.9361-0.9571区间时,华福证券与映雪资本均未履行通知义务。

华福证券困局:警示函“三连击”、代销私募“暴雷”  第1张

  甚至有投资者提供的群聊截图显示,华福证券某负责人曾先要求理财专员转发赎回通知,随后又撤回并禁止告知客户,导致投资者错过退出窗口。

  尽管华福证券辩称 “已审核产品准入条件,无权干预投资决策”,但投资者并不买账,多位投资者认为华福证券除了误导宣传,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多项过错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系统数据显示多笔大额赎回发生在同一时期,有投资人成功赎回了近400万元的款项,被投资者质疑这些赎回最终流向某金融机构高层亲属账户,对此,华福证券回应称前述赎回的投资者与公司无任何关联关系。

  与此同时,华福证券的自营股票投资也陷入“重仓股股价下挫”的困境。根据公开信息,2024年受天合光能股价下跌影响,华福证券股票投资余额及占比已较上年末下滑;2025年上半年,天合光能股价继续暴跌,导致其股票投资规模与占比进一步下降。

  中诚信国际在近期出具的信用评级报告中就表示,截至2025年6月末,公司股票投资余额及占比均较年初进一步下降。由于单只股票投资在股票投资中的集中度仍较高,未来仍需关注股票价格波 动以及后续减持出售情况对于公司盈利水平的影响。

  事实上,华福证券的自营业务本已处于收缩状态:2024年其裁撤了32家营业部,数量位居行业前列,侧面反映出经营压力。而重仓股的持续下跌,无疑让其资产质量雪上加霜。

  从监管警示函的密集下发,到代销产品的暴雷争议,再到自营资产的风险敞口,华福证券 2025年的一系列负面事件,本质是中小券商在行业“马太效应”下的缩影:为追赶头部券商的规模,部分中小券商选择“以风险换速度”,放松了合规与风控的底线,最终陷入恶性循环。

  对于华福证券而言,当前的核心挑战不仅是应对监管处罚、化解投资者纠纷,更要重构“合规优先”的经营逻辑,唯有补上风控短板,才能避免在行业洗牌中被进一步边缘化。而市场更关心的是,这家福建省属券商能否在信任危机中稳住基本盘,其后续的业务调整与风险处置,或将成为中小券商转型的一个观察样本。(本文首发证券之星,作者|赵子祥)